免疫力低下的表现
1、先天性免疫低下
症状表现:宝宝每次得病较重,持续时间也较长;患病为败血病、恶性肿瘤等;有家族遗传史。
先天性免疫低下的治疗,需要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措施,一般治疗较困难,治疗也是长久的。
2、后天继发性免疫低下
症状表现:宝宝由于感染、药物、营养不良等,导致免疫力低下。
治疗恢复关键:清除可能损害免疫系统的病毒或细菌病灶;更改或停用引起免疫低下的药物,避免因营养不良影响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。去除这些不良因素后,宝宝的免疫功能大多会逐步恢复。
3、生理性免疫低下
症状表现,主要是上呼吸道,如感冒等,而不是肺炎、脑膜炎、败血症等严重感染。经常是由于天气变化、生活环境改变等日常情况引起的,通常可自行痊愈。
与成人相比,孩子更容易感冒,这就是因为孩子存在生理性免疫低下。生理性免疫低下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,属于正常现象。
免疫力低下的原因
1、患有先天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:比如先天性心脏病、先天性发育不良等;有些宝宝是因先天性缺乏一些抗体或合成酶。
2、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:如缺乏钙,锌,铁,维生素A、维生素D等,均可导致宝宝营养不良,抵抗力下降。
3、环境不良:大气污染或被动吸烟等,污染的空气进入呼吸道,影响肺的换气功能。
4、滥用抗生素和激素:不管病情需不需要都用,并多次更换,产生耐药性,打乱了人体的一些平衡;有些家长恨不得药到病除,剂量加大。
5、擅自停药:患病后,疗程不够,擅自停药,发烧一退就停药,细菌长期处于隐伏状态,一旦受凉,容易引发疾病。
6、不良的习惯:研究发现一些宝宝睡前吃东西,或抱奶瓶入睡的,也很容易诱发感冒;不刷牙或不漱口的孩子,最容易嗓子发炎。这些都会造成宝宝免疫力下降。
免疫力低下怎么办
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强固,这也是为何幼儿园里一个小朋友感冒,其它人可能跟着感冒。据估计,幼儿每年伤风感冒的次数是6-10次。随着年龄增长,宝宝的免疫机能逐渐成熟,3岁以上宝宝体内免疫血清的抗体浓度即接近成人;8岁后,整个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已和成人相当。
免疫系统负责保卫身体,免受细菌、病毒等传染病原的侵害,可说是体内的保全人员。无须靠药物或健康食品,以下10招便能捍卫宝宝的免疫系统,使其发挥最佳功效。
1、多喝水
多喝水可以保持粘膜湿润,成为抵挡细菌的重要防线。80磅(约36公斤)以下的宝宝,一天应喝的水量是每10磅体重对应250毫升(也就是体重18公斤的宝宝每天该喝1000毫升的水)。
2、不必过于干净
免疫系统能对传染病原形成免疫记忆,万一再次遇上,可以很快将其消灭,如果你家太干净,宝宝没有机会透过感染产生抗体,抵抗力反而减弱,并可能导致过敏和自体免疫失调。
3、教宝宝洗手
虽然太抗菌、干净无益健康,但仍要培养宝宝基本的卫生习惯,尤其在上厕所后把手洗干净,可以防止拉肚子或尿道感染等疾病。
4、足够的睡眠:睡眠不良会让体内负责对付病毒和肿瘤的T细胞数目减少,生病的机率随之增加。专家建议成长中的儿童每天需要8~10小时的睡眠,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够,可以让他白天小睡片刻。
5、和宝宝讨论身体自我治疗的能力
让宝宝了解身体具备的自愈力,当宝宝感冒或擦伤,一起留意他复原的速度,如此宝宝将学会相信自己的身体本能,不致过于依赖药物。一项发表在2000年美国风湿病学年会的研究指出,慢性病童的父母如果经常和宝宝讨论疾病,强调他们的虚弱,将会让他们更焦虑不安。
6、多和其它宝宝接触
根据2000年发表在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》的研究,13岁以下的宝宝如果幼小时即和较年长的手足,或托育机构里的小朋友相处,日后罹患气喘的机率减少一半。
7、减糖
有些专家认为摄取糖分过高的饮食,会干扰白血球的免疫功能。
8、多吃蔬果
现代宝宝容易偏食,营养不均衡会造成肺和消化道粘膜变薄,抗体减少,影响人体防御功能。
增强宝宝抵抗力的食物
1、补充含钙食物
饮食上应给宝宝多选用豆制品、骨头汤、鱼虾、芝麻和海产品等食物。为了保证钙营养的吸收,除了让宝宝多去户外晒太阳外,还应注意提供含维生素D较丰富的饮食。
2、增加优质蛋白质
副食上应比平时适当地增加鸡蛋、鱼虾、鸡肉、牛肉、奶制品及豆制品等,主食上多选用大米、小米、小红豆等。蛋、肉、鱼尽量不要用油炸,米不要淘洗得遍数过多,也不宜放在热水中浸泡,必要时可以额外服用星奇仕乳铁蛋白增加抗体,抵抗病菌。
3、滋补佳品
为宝宝选用一些“药食同源”的食物,如大枣、桂圆肉、蘑菇、香菇、木耳等。这些食物既含有丰富的多种营养素,又都味甘性平,只要适量进食,不失为宝宝强身壮体的天然食物滋补佳品,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。
4、提供必需的脂肪
脑组织中含有两种不饱和脂肪酸,缺乏将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,由于身体不能自行合成,所以应注意从食物中摄取。春天,给宝宝做菜时尽量采用植物油,并多吃一些富含植物性脂肪的饮食,如核桃粥、黑芝麻粥、花生粥、鱼头汤、鲜贝汤等;也可额外补充DHA、ARA、ALA等不饱和脂肪酸。